姬越沒有隱瞞性別的意思了,很多人如在夢中。
除去對事情本身感到猝不及防,大部分人都是立刻權衡利弊,從朝堂局勢分析到民心所向,一通分析下來……發現自己明天還得去上朝。
早在去年朝會就是兩日一朝了,不少較為忙碌的官署甚至一天要跑兩趟明光宮。
事實上別說康王在世,哪怕先皇還有兒子活著,哪怕先皇之子成年了,腦子沒問題,恐怕支持他的人都不會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兵權,武卒之外,姬越招募奴軍,征兵柔然,這些軍隊如今花銷的全是姬越抄沒士族得來的銀錢,是不可能轉投的,尤其是奴軍,他們屬于死忠中的死忠。
其次是官員,哪怕如今的官員質量比士族獨大時差了不止一星半點,但這些人完全是吃了士族倒臺的紅利,天然就被放在了士族的對立面,托庇在姬越的羽翼下,哪怕姬越反手一刀宰去不少貪賄的寒門官員,也沒有幾個還想繼續當官的人吃飽了撐的反水。
第三是民心,這是最虛無縹緲的東西,但不能說不重要,百姓記仇也記恩,姬越對官員甚至能稱得上殘暴了,但百姓得了良田,罪犯漸少,還有不少被盜童鬼禍害的人家得到了公正判決,對一個皇帝來說,夠了。
比較出乎姬越意料的是,這一次儒生沒跳。
也不是都安靜如雞,也有人憤怒不已,多方游說拉攏朝臣未果,意圖掛冠而去的就有好幾個,在姬越把這些人抓回來關進獄中之后,儒生后續的反應很令姬越失望,這些人甚至都沒能組織起一場有規模的反叛,她看好的幾個激進儒生官員有兩個默默做事,和其他人斷絕聯系,還有兩個自殘辭官,剩下一個很有名氣的大儒在獄中撞墻自殺。
這和姬越想象的根本不一樣!
沒有姬越想象得殺個血流成河的景象,她把人命看得太輕,事實證明大部分的人都是惜命的。
儒生的脖子也沒有比其他人更硬一些。
十二月中旬,姬越命鳳翎衛出京巡查,說是巡查,實際上就是抓人,抓她一早就列下名單的貪官污吏,共計四百一十二人,個個罪證確鑿,空出來的官位由下級官員暫代。
同年,姬越設立廉潔司,督察天下官員,并更改晉律,將官員貪賄列為連坐之罪,在此之前犯案的官員不算在內,自律法實行之日起,后續貪污受賄除本人五馬分尸之外,連坐到家人,不論男女一并罰去苦役終身。
在眾人看來,這一條倒算不上苛刻,因為真正苛刻的連坐之罪后面通常會帶一句“遇赦不赦”,也就是說遇到君王大赦小赦也不會赦免,這才是真正的一輩子都無望了,但姬越不是沒想到這一條,而是她壓根沒想過赦。
君王大赦天下,意在對犯人既往不咎,讓他們重新做人,是一件大恩典,只有在皇帝遇到大喜事,或是百姓遭難,天災人禍時大赦,以安定民心,姬豈從三十掌權起,一輩子大赦過十二次,很多犯人做個三五年苦役都是頂天了,畢竟能犯遇赦不赦罪的犯人是少數。
姬越從登基起就沒大赦過,朝臣也忘記了,畢竟這位陛下是逼宮篡位,不算光彩,后來改年號也沒大赦,因為轉頭就和士族對上了,大家都忙,誰還記得赦不赦的一點小事,現在添新法了,眾人不論有沒有私心的,都像是有志一同想起來了,試探性上書,請姬越大赦天下。
姬越把奏牘放在一邊,過了兩天都沒回復,這下上書的人明白了,再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