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彭毅誠獲得一部分投資額,雖然會分薄他們的后期收益,但也能降低他們的前期投資壓力和風險。
這比逼著彭毅誠非要要求導演票房分成要好得多。
比較導演的票房收益分成,可是不用導演本人掏一分錢的。
當然,談判時具體能獲得什么結果都不一定,但有了這個底牌,以特蕾茜經驗豐富,應該懂得如何處理。
當然,即便自己獲得了投資權,也并不一定能拿到多少收益,所以彭毅誠必須用華國的收益,要求華納和21世紀福克斯給他北美的收益。
沒有這種交易的基礎,華納和21世紀福克斯能用100種方法,坑死彭毅誠這個好萊塢外來戶。
就說現在的合作方華納吧,曾經的彭毅誠看過一份相關報道,《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這部電影雖然在北美取得了總計7億多美元的總收入,但賬面上卻虧損了近2億美元!
原因在于華納影業從中扣除了高達2億美元的3D拷貝和發行費用——這是付給自己的支出費用,還有1億4000萬美元的廣告宣傳費用——大多也是華納付給自己的,另外還有7700萬美元的利息,這更是華納左手借右手產生的費用。
華納光靠這幾項便已收獲了至少4億美元的收入,但作為支出扣除后,再扣去2億美元的制片費用和其他各項開支,從會計的角度便產生了巨額的虧損。
如此算來,那些與片方簽署了凈收益分成協議的投資方根本分不到多少錢。
最重要的是,從財務和法律的角度衡量,華納并不存在違規的地方。
所以,光是想靠一紙合同以及投資權分成,就從華納這些好萊塢公司手里分享北美電影收益分成,做夢還差不多。
如果沒有華國電影市場收益這個大魚餌吊著,好萊塢公司早就把彭毅誠的收益全都吞掉了。
資本永遠都不會有良心發現的那一天,所以只有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才是對付他們的最好方法。
與特蕾茜談過之后,彭毅誠重新進入了工作狀態,不但格雷塔迅速回到助理的工作崗位上,他還召集了剛剛結束休假的孔聯順等團隊成員,為即將開啟的《功夫》項目做正式的準備工作。
隨后,特蕾茜又傳來了派拉蒙影業有意加入投資的消息,卻被華納和21世紀福克斯雙雙拒絕,兩家公司幾乎用程序內允許的最快速度完成了最后的審核。
最終,彭毅誠的沒想到工作室獲得了3500萬的投資額,在總投資約1.5億美元的電影中,可以分到大概24%的北美收益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