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其實也不好當?!毙煳膷樏蚩诰频馈爸哉堅蹅?nèi)?,觀眾看得不只是臺上的選手,還有咱們之間的愛恨情仇。”
“選秀用風格不同的評委有利于節(jié)目效果,因為音樂是一種由放到收的藝術(shù)形式。你學習多種音樂理論和技巧,最后集中在一首歌里表現(xiàn),老師可以從各自的角度去評價這個作品?!?br/>
“但是表演是一種由狹到廣的藝術(shù)形式,你學完基礎表演理論和各種技巧,然后自己動腦子,去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形象。這中間動腦子的過程,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分歧?!?br/>
“同樣是給一個啰嗦長輩的課題,劉曄、張子儀、丹丹姐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樣。劉曄追求寫實的表演,那他塑造的角色肯定是插科打諢型?!?br/>
“張子儀追求創(chuàng)新,同時善于深入角色內(nèi)心理解角色,那她塑造的角色必然帶著本身的那股子韌勁?!?br/>
“丹丹姐追求的是沒有痕跡的表演,加上本身就有這個屬性,那她可以本色出演。”
徐文崢幫丁誠做功課道“臺上各式各樣的演員,當評委們點評的時候,還真不能按各自的理解去說?!?br/>
“比如某一場,劉曄和張子儀都覺得不錯,但是丹丹卻對悲劇的表現(xiàn)形式存疑,這就是差別?!?br/>
“畢竟丹丹姐的年齡在這里,她對人生悲喜的理解肯定是不同于其他兩人。但是這件事沒法評判誰是對的,誰是錯的?!?br/>
“做為導演也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br/>
丁誠用心記住,上次面對的是新人菜鳥,點評起來沒壓力。這次面對的是同行,甚至以后有機會合作,很多話必須小心謹慎。
演技派和流量派,本身是很好的選擇,但是這種選擇卻有著天然的劣勢。讓兩個演技派同臺競技,最后淘汰任何一個,都是一種遺憾。
讓兩個流量派同臺競技,最后淘汰任何一個,其實也無所謂。但讓演技派和流量派競技,毫無懸念不說,淘汰誰節(jié)目組都有點舍不得。
觀眾又不傻,淘汰演技派,必然被罵個半死。淘汰流量派,又會損失收視率。
最后只好安排一堆公司老板充當陪審團,為留下自己即將合作的藝人,各種顛倒黑白亂夸亂批,上演一出老板們的戲精的誕生。
“節(jié)目組花大價錢做舞臺,請導師,請演員,做宣傳,卻沒打算花錢請好編劇。畢竟按照他們的想法,舞臺要美,導師要強,演員要有爭議,宣傳要鋪天蓋地,但是編劇就是寫幾個字,誰來寫不是一樣?”
徐文崢嘲笑道“我見過節(jié)目組的編劇是真寫不出來,只拿著經(jīng)典劇本改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