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頭目的一番解釋,劉老漢等人這才明白他說的什么意思。
原來因著山寨肉食不夠,打算讓他們自個幫著養(yǎng)些。
這是好事兒,大伙兒也都樂意。
不過更好的還在后面,養(yǎng)這些牲口、雞鵝啥的不在山上,而是由山寨出錢替他們在水泊周邊置下房屋、地皮。
先前劉老漢還在想著自己孫子如何該當如何。
這一下子直覺得再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了。
兒子就在山上,自己帶著老伴、孫子下山居住,既能替山寨養(yǎng)了牲口啥的,又能給孫子留下清白身子。
這個頭目說了,前期只是什么個嘗試,說是只要一百戶人家。
寨主特意關(guān)照,以老幼婦孺,家中無有壯勞力的優(yōu)先。
那可得抓緊啊,別看后山這么些人,有壯勞力在家的其實沒多少。
劉老漢想也沒想第一個就報了名了,完了一溜小跑去尋自家老伴,跑半路才想起手里、懷里的早飯。
一拍腦門,又顛顛的跑回去給孫子送去。
好個劉老漢,眼見快七十的人了,這會兒竟是覺得渾身上下使不完的勁兒。
劉老漢卻是不知,這不過是王倫為了增添山寨肉食來源的舉措之一罷了。
昨日與杜遷商議半天,終是一舉解決了山寨肉食問題。
分派家眷養(yǎng)殖多是為了長遠打算,一來可以有個穩(wěn)定的貨源,二來也可以解決部分家眷安置問題。
隨著山寨士卒的不斷增加,家眷的數(shù)量必然也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