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逐漸懷疑人生的學子們。李時珍開口提醒:“其實也很簡單,參考一下諸子百家,他們那些多少人是為國為民著想的;最后保留下來的卻只有一個擅長治國的【儒家】。”“包括你們現在所讀的書籍,也都是【儒家】之后的產物。”“諸子百家,農家——為民眾提高更好的生活;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諸子百家,墨家、公輸家——為民眾提高更加便捷的器械;減少人力的消耗。”“諸子百家,法家——為國家與民眾設定一個道德標準,一旦違背道德標準,將會受到懲罰。”“完全可以認為,每一個思想,都是利國利民的。”“可為何,最后只有【儒家】走出來了呢?”“不用回答我,你們鮮有人能解釋上來。”李時珍直接開口解釋:“因為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家孔子老人家的本意是,教讀書人更好,教黎明百姓更好修養身心!”“可到了后人手里,儒家學術卻淪落為了皇權天授的帝王的統治用具。”“帝王為了方便接管讀書人,將其為自己所用。”“結果一到戰亂時期,儒家學子們將統統躲到幕后;無法做到【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是不是這個理?”聽到這些,學子們無一開口反駁。他們紛紛點頭。是啊!欲言又止,無法辯論。因為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的。戰亂時期,儒家根本發揮不了多大用處!他們只會口誅筆伐某個人,讓某人身敗名裂。個別聰明的學子們意識到了關鍵。7號學子問:“先生,被您這么一說,我受益匪淺;我認為:我們不能只學一門學問,我們要學習所有的學問;這樣才能更好的造福百姓,對嗎?”李時珍點了點頭,“是的,可對,但也不對。”“哪里不對呢?”“自然是科考;科考限定了四書五經,讓你們只學習那些;但對民生基本無用。”“從本質上來說,科考,是給所有平民上升的機會。”“但當你深入思考,便會發現——”“平民的教育資源不如權貴,世家的教育資源。”“平民又有多少人能讀得起書呢;而對于上層學子們來說,他們想讀就能讀,甚至還能請到先生去他們家座客上賓。”“所以到頭來,作為平民的學子們,也能意識到:【上升渠道,其實是改變身份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笑話】”此話一出,在座的數十位平民學子的認知被沖擊了。他們一直以為科考是皇帝照顧百姓的。但從未想到,在李先生口中,這相當于給百姓畫個大餅...卻很難吃到!平民與權貴們的起點就注定不同,未來更注定不同!一時之間,平民學子們有些絕望,又有些茫然。就在這時,20號學子,一臉嚴肅地問:“李先生,既然您這么提問,是否有更好的回答?”“如若您只是一昧的貶低【讀書無用】,貶低當今的圣上決策。”“那么我將會轉述給我父親,您的言語完全不妥,屆時下場,你若能接受;那么就請繼續;若無法接受,就請好好地回去做你的神醫;別來沾染神圣的書院!”聽到這話,其余學子紛紛一臉愕然地看向20號。那人正是御史中丞之子:王權。王舉人,去年通過鄉試成為秀才,認為還可以更進一步。于是準備一年后進京趕考,參加會試。而他的父親是能直接上朝面見皇帝的。但礙于父親的臉面,王權決定靠自己水平獲得進士資格!自然而然,在王舉人看來,李時珍才是秀才出身,要遠比自己低一級;除了有神醫稱號,還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么?聽到這話,李時珍雙眼一瞇。他已經盡量地坐好了不與官員之子接洽。但沒想到,齋中竟還混入了一位官員之子。“你想知道為何而讀書嗎?”20號學子嚴肅地回應:“不就是當官嗎,不就是治國嗎;有什么難理解的么?”“真的這般認為么?”李時珍不再嚴肅,當即從腰間取出手槍。瞄準20號的右側,猛然扣動扳。“砰——”的一聲槍響。一顆黃銅子彈,深深地陷入了厚重的墻體之中。這一幕,頓時嚇得所有學子一驚。李時珍面無表情地看向臉色慘白,目瞪口呆的20號。他剛才感覺與死亡擦肩而過,左耳膜在嗡嗡作響。看到此處,江哲一臉震驚,“老李,這么莽的嗎;對學生開槍,話說你是教書先生啊,你不是教書土匪啊。。。”不過江哲沒有干預,這種特殊情況,必須得有外力擊破,方能有效。這時,李時珍開口了。“現在,20號,你認為呢?”“如果你當了官,利用職權做那些禍民的破事;而我作為百姓,卻能拿出這等強大的【連武】指著,辱罵你,糾正你;屆時你該如何應對?”“你是得跪下聽我講道理,還是哭著求我不要對你動殺手呢?”此話一出,現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究竟是什么武器,竟然肉眼都看不見軌跡,甚至還能爆發出大響?他們感覺,倘若自己被那彈丸射中,腦袋都得崩碎。嘶~~恐怖如斯!還好自己先前沒有得罪李神醫,李先生!20號學子被這幾句話懟得啞口無言。他支支吾吾,又有些恥辱地說:“我...我會,像條狗一樣,跪在您的面前,求您別殺我。”只見李時珍滿意地笑了笑,“孺子可教,【只有我比你強,你才能心平氣和地聽我跟你講道理】,現在,20號,你告訴我,為什么讀書?”20號這一次不敢嘲諷李時珍,因為對方是真的不怕權勢,而且能隨手拿出超越工部的暗器,絕非等閑之輩!或許...對方真的如傳聞中那般,得了仙人傳授的仙法與知識。看在仙人的手段與面子上,20號決定放下面子,接受新知識。20號深呼一口氣,開始用心回答:“讀書,是為了家人與同族不被外邦欺負,讀書是為了守護這片土地、讀書是為了能在被人欺負之際——站出來說【不,請給我滾離這片土地,否則將爾等亡族滅種】;讀書是為了能讓蠻夷跪下來聽我們華夏人講道理;讀書是為了華夏能夠永存。”“讀書更是為了當王朝逃不過300年的命運時,華夏子民依舊能長存于此,幸福安康地活著!”這些話,倒是說到了李時珍的心中。“很好,沒想到你如此有覺悟;你雖為權貴之子,卻能想到這,你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同時,也說到了在座眾學子的心中。20號的王權,一下子說到所有人的心坎兒里了。他們一直以為權貴跟平民是兩個世界的人。未曾想到,當今世界上真有權貴跟老百姓一條心的。在場的平民學子們莫名的有些感動,同時心中暗暗發誓,他們要守護好世界上最好的李時珍先生。若非是他出手,他們至今都以為讀書是為了當官。他們心中發誓,堅決不讓這等大才被朝廷知曉;否則先生真的會走向沒路。同時,學子們心中又產生了一個疑惑。李先生的知識,又是誰教他的?無師自通嗎,總感覺不是!難道真如外界傳聞的李時珍謫仙降臨,溝通仙神后,得到的知識?只見李時珍深深地松了口氣,“孺子可教;這個答案,我非常滿意;你是參考了五胡亂華,以及元末之戰,對否?”20號學子如小雞啄米似地乖乖點頭,“是的,李先生,他們都對我們華夏子民造成了不可饒恕的影響。”“但我們的先祖們,總能從絕境之中求生!”“很好!”“王權,你現在有資格被我記住。”李時珍面無表情,卻心中欣喜。今日的手段,實際上是來自仙人傳授的后世的民族強化,民族認同方面的知識。不愧是后世的知識,輕易地做到了現世做不到的。接下來就開始慢慢地給這群學子澆溉【天下大同】的偉大思想。解放他們的思想,推翻他們的大明,就從此刻開始。屆時,等朱載堉長大,直接進逼大明京城!接著李時珍掃視一眼現場,給出答案:“王權說的不錯!”“你們讀書不是為了朝廷,而是為自己與家人與同族不被欺負而讀;而是為一個天下大同而讀;雖然這有點癡人說夢,但是,是的;這確實是你們讀書的唯一目標!”“從現在開始,我將傳授你們來自仙界的前沿知識。”“第一節課:萬物起源與我們生活的世界。”此話一出,所有學子們頓時一臉迷惑。等等,我聽錯了吧?來自仙界的前沿知識?我們雖是涉世未深的讀書人,但并不代表我們像普通人那么迂腐的迷信鬼神之說好嗎?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抱著試試的心態開始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