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望著朱楓,心頭翻江倒海。
這孩子,是他血脈的延續(xù),是大明的未來。
他熟讀史書,深知帝王之路的艱辛與殘酷。
楓兒仁厚,聰慧,精通醫(yī)術(shù),懸壺濟世,卻從未想過,他竟也有如此雄心壯志,敢孤身犯險!
這突如其來的勇氣,讓他欣慰,卻也讓他擔(dān)憂。
欣慰的是,他的兒子,有帝王之氣,有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擔(dān)憂的是,漠北之行,兇險萬分,他怎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骨肉去涉險?
他緊抿著嘴唇,心中百感交集,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齊涌上心頭。
他一直知道楓兒精通醫(yī)術(shù),一手針灸之術(shù)出神入化,活人無數(shù)。
可他從未想過,楓兒竟然還有如此的膽識和武略。
他本以為楓兒會像他母親一樣,溫婉賢淑,懸壺濟世,卻不想他骨子里流淌著和他一樣的熱血,有著保家衛(wèi)國的雄心壯志。
他看著朱楓堅毅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
這孩子,他真的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需要他庇護的孩子了。
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驕傲,卻又夾雜著深深的擔(dān)憂。
漠北苦寒,兇險異常,他怎能放心讓自己的兒子去冒險?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波瀾,緩緩說道:“楓兒,你的孝心,朕心領(lǐng)了……”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朱楓腰間的佩劍上,“只是,這一去……”
朱元璋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楓斬釘截鐵地打斷:“父皇,兒臣意已決!漠北之患不除,大明永無寧日!兒臣愿效仿先賢,單槍匹馬,深入漠北,搗毀敵巢!”他手按劍柄,鳳翅鎦金镋在夕陽下閃耀著刺眼的光芒,仿佛要刺破這天際的陰霾,直插那漠北的狼穴。
“兒臣不求建功立業(yè),只求為大明江山社稷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