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成為副鄉長后,分管工作是文化教育和招商引資,正好就是對接劇組和松茸項目。
而他現在還兼著黨政辦主任,雖然王易也提議過讓張兵來做副主任,負責具體的一些事情,但是無論黎國富還是其它幾個黨委委員,都以張兵能力不足為由拒絕了。
這也是一個沒有背景關系的普通科員,一輩子最真實的寫照,就算資歷足夠,也很難進步。
至于虞婉她自己都打算走了,就算領導有心讓她進步,她都直接拒絕。
云棲鄉的事越來越多,王易也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就算晚上都少了很多時間,總有寫不完的東西。
不過這段時間王易倒是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那就是他每天晚上都會將第二天要做的事,羅列在一張便簽上。
第二天依次去處理這些事情,每解決一項就將其劃掉,無論是時間還是順序,都被王易規劃的井然有序。
但即便在王易如此高效率的工作下,他還是感到了時間不夠用,最后還是向上級反映了情況,希望云棲鄉黨政辦能增派人手。
現在云棲鄉是明星鄉鎮,確實要處理的事很多,縣里簡單的開會討論了一下,就很快給王易調了兩個年輕的干事。
來個都是年輕人,也是去年大學畢業進入縣政府辦公室的,能力什么的也還可以,王易知道這兩人應該是縣政府打算重點培養的,讓他們來云棲鄉也是歷練。
畢竟現在的云棲鄉黨政辦,不僅要對接劇組,做一些協調服務工作,還要和省市一些部門對接,籌備松茸食品公司,確實也很鍛煉人。
同時年后國內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對普通人來說沒什么,最多也就一些中老年人當做飯后談資,但體制內的人卻都能嗅到不同尋常的味道。
那就是在三月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批準了政務院的機構改革,政務院的部委一下從原本的40個縮減到了29個。
精兵簡政,裁撤冗員的思潮自上而下形成,很多人都知道,下一步就是地方政府了。
因此這段時間許多行政機構部門的人,都在打聽消息,或者直接運作起來,開始給自己尋找后路了。
王易這個副鄉長自然不會有這些擔憂,這段時間他自身的進步也很大,但劇組方面卻遇到了一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