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徐驚堂就是個大笨蛋,啥都不會,還喜歡亂來,為什么趙書記會如此重用于他?!
趙書記總體上是一個英明果敢的領導,用的人基本上都是干事創業型的干部。
就一個徐驚堂,顯然非常突兀。
于是,自然而然產生很多傳言,各種花式傳言。
最離譜的是說徐驚堂是趙書記的私生子。
李宴清對這些從來都是嗤之以鼻。
“無非是一點思念而已,人都是吃五谷雜糧長大的,不是肉身凡胎啊!”趙文龍嘆了口氣,繼續道:
“當年,我是知青,就在徐驚堂的老家插隊。徐驚堂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村支書,十分欣賞我!教了我很多東西,也讓我讀了很多書。可以說,徐驚堂的父親是我的老師!”
“在他的照顧下,我入了黨,在知青里面可謂一枝獨秀。”
“后來,他還推薦我上了大學!要知道,他徐家是村里的望族,徐驚堂大伯家、二伯家,適齡的兄弟有四五個!”
“徐驚堂的父親頂住壓力,把唯一的名額給了我。我們可是非親非故啊!你也是農村出來的,知道宗族的力量!為此,他不知道被人戳了多少次脊梁骨,連村支書的位置也差點不保。”
“可以說,沒有徐驚堂的父親,就沒有我趙文龍的今天!這份恩情,你說,我能不拼了命地報答嗎?”
李宴清震驚了,他終于明白了,趙文龍和徐驚堂是什么關系!
這個關系,全省無人知道!
可是,為什么到后來才照顧徐驚堂呢?
徐驚堂前些年聲名不彰,才是個鄉鎮干部,是近十幾年才發跡的,以火箭般的速度升遷。
趙文龍繼續講述塵封已久的往事:“我成了縣委書記、市委書記,后來成了省領導,可徐大哥不許我栽培徐驚堂他們兄弟,他說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小的村支書,但也通曉事理,當時幫我純粹是為國舉賢,不是為了回報!如果我想要報答他,那就當一個清清白白的好官,為老百姓多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