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十六年,太子李順吉平反內亂,順利登基,名號順陽帝。與此同時,他下旨懲治組織謀反的襄陽王及其黨羽。
很不巧,襄陽王的黨羽正是當權已久的燕丞相。故燕家遭遇滅頂之災,男子被勒令處死,以儆效尤,而婦孺則被充為倌妓奴隸,淪為賤籍。
其獨子燕喬因姿色頗豐,得辛逃過一死,卻不得不委身于人,自甘下賤。
燕喬再一次來到了將軍府的門外。
他并不甘心如今的悲慘境地。爹爹本就是太子一派,在李順吉的授意下才假意與襄陽王結盟,為其春秋大業(yè)鋪路,最后卻落得個過河拆橋的結局。
而讓他更加痛苦的是,他愛慕于李順吉,也正是如此,才讓李順吉將毫無戒備的燕家當成工具。
這世間,他只剩唯一一點眷戀,那就是他的胞妹燕情。
不知為何,罪臣之后本不能贖身,教坊司卻把燕情明碼標價三千兩。燕情與一書生已私定終身,他這個哥哥是知道的,如今兄妹兩皆落入勾欄,他就算死也要護著妹妹出去。
這幾日,他變著法子聯系了所有熟悉的官僚。所有人對他避之不及,只有一個妓院的老鴇通過教坊司的小廝聯系到他,說可以給他妹妹贖身。只不過代價是他需要從官妓淪為私妓,彼時用一個小倌來教坊司頂替他。
燕喬有些猶豫。畢竟他在教坊司內雖是官妓但三個月來從未接過客且教坊司有嚴格的規(guī)章,如果真的進了窯子,怕真是要日日雌伏于人…
最后,他想到了少將軍顧秋。
他與顧秋是同窗。顧家原不是太子一派,如今也被李順吉一派打壓。想來顧家必定對燕家這種兩面三刀的太子黨只會嗤之以鼻,故他也并不確定顧秋是否會對他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