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就這點(diǎn)本事還跟蹤呢!(1/3)
第23章23.就這點(diǎn)本事還跟蹤呢!
楊登歡坐在桌邊一口餛飩,一口芝麻燒餅,吃得長吁短嘆,頗為香甜,眼睛絲毫不朝著灰衣人看一眼,專心致志地吃著餛飩。他看似吃得不慢,但是直到比他晚來的山西老客一連吃完了兩碗結(jié)賬離開的時候,楊登歡碗中還有將近小半碗。
終于,楊登歡吃完了碗里的餛飩,灰衣以為他要離開,從墻角處探出頭來,楊登歡仿佛意猶未盡,大聲說道:“再來一碗!多放蝦皮紫菜,多放辣椒香菜,多來幾個餛飩。”
攤主聽了嘿嘿笑道:“這位爺真會開玩笑,我干脆給您盛兩碗得了。”說著話,手腳麻利地又盛好了一碗端了過來。
楊登歡也哈哈大笑,似乎對自己的幽默感頗為得意,抄起筷子又開始吃餛飩。
第二碗剛吃了幾個,楊登歡遠(yuǎn)遠(yuǎn)望見從珠市口大街北邊走過來一個中年人。
中年人大約四十歲左右,頭上戴了一定禮服呢禮帽,好像十分怕冷的模樣,帽檐壓得很低,脖子上圍得花格子棉麻圍巾又向上拉起很高,僅僅露出的眼睛架了一副琺瑯眼鏡,將面部幾乎全部遮住。
中年人身上穿著一襲藍(lán)色夾棉長袍大褂,直拖到腳面,腳下是一雙厚實(shí)的褐色棉布長靴,楊登歡清楚的看到中年人胳膊肢處夾著一本《蜀山劍俠傳》。
中年人雖然看不到面部神情,但是他左顧右盼的姿勢,看上去十分警覺,東張西望的幾眼之后,中年人這才邁步進(jìn)了望海茶樓。
這個人應(yīng)該就是和自己接頭的人,楊登歡眼睛余光掃向腕上手表,差五分鐘七點(diǎn)。
如果中年人在七點(diǎn)見不到自己,按照約定,五分鐘之后就會離開,第二天的這個時候,再次來同一個地方接頭。
中年人身后沒有尾巴,那個跟蹤自己的灰衣人更是連注意都沒有注意他,看起來灰衣人的目標(biāo)只是自己,而不是這一次接頭行動。
楊登歡碗里餛飩吃完的時候,中年人夾著《蜀山劍俠傳》從望海茶樓中走出來,這一次并沒有四下觀看,而是低著頭朝著來路離開。
中年人離開之后,楊登歡這才滿足地打了個飽嗝,站起身來,隨手在桌子上扔了一枚銅角子,朝著南邊走去。
珠市口大街素有“北雅南俗”之說,順著大街向南走不了幾步,就是四海馳名的天橋,各路雜耍無所不有,茶樓戲棚不斷傳出絲竹管弦之聲,比起北邊大戲院,這里的價(jià)格要便宜不少,兩毛錢就能聽一出大戲。
由于天橋多是撂地表演,所以被珠市口大街北邊的藝人頗為不屑,但凡有點(diǎn)本事的都不愿意到“道南”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