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子宣武帝的禪位大典與太子的登基大典做準備,是宣武二十九年下半年,京師應天府的主旋律。
在這樣的熱鬧下,皇次曾孫的誕生,也只是在小范圍內引起了別人的關注。
皇次曾孫便是鄭王祁元詝之嫡長子,天子以為自己命不久矣之時,心心念念讓人稟告于他的懿文太子之嫡長孫、鄭王之嫡嗣。
其生于十月晦日,日月皆終,若是迷信一點,說這是大兇之象,所生之日極為不妥也不為過。
天子思忖良久,才于孩子滿月后為其賜名“祁允晏”,又賜了乳名為“安”。
天子賜名之時,禪位大典已過,已升為太上皇帝,此為后話,暫不贅述。
皇次曾孫生于十月末,此時天氣已轉寒了,天子身體畢竟有恙,即便時間緊迫,到底還是要在十二月之前完成大典。
為著宣武帝身體著想,禪位大典選于十一月最早的吉日,就在十一月九日,儀式過程又因天子身體緣故,大為精簡。
凡是會讓天子受累的,能撤的便悉數(shù)撤掉了。
十一月七日,天子便有詔傳諭天下,稱自己疾恙無瘳,庶政多闕,然而政務不可久曠,是以傳位于皇太子,自稱太上皇。
十一月八日,祭告天地太廟社稷。
十一月九日,于奉天殿舉行禪位大典,宣武帝很快還宮,太子則繼續(xù)按流程舉行登基大典。
大典罷,宣武帝正式改稱太上皇帝,太子則為天子。
天子新立,按理說,由天子理政的乾清宮便要轉由新君居住,只是傳位畢竟倉促,宮中現(xiàn)有的宮殿又都有用處,太上皇帝居所不能輕忽,是以新君仍居東宮鐘祥宮,太上皇仍居乾清宮。
居所不改,其他方面可不能馬虎了。
首先要議的便是年號。
如今已是宣武二十九年底了,按例,新君繼位,至新一年的時候便要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