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駐印軍前期攻勢受阻,但廖銘禹對此并不擔心,相反他還樂得目睹傳說中胡康河谷戰役的風采。
畢竟匯集了英、美、華三方近兩年的籌備,駐印軍不管是從武器裝備還是整體戰力都達到了頂峰。
這個先頭112團就是最好的證明,被五倍于已的敵人圍困在河谷盆地內卻毫無懼意,小鬼子啃了幾天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反而在美國佬的戰機擾襲下被對方打了幾次反沖鋒,自身損失不少。
這兩天史密斯的物資也陸陸續續送到了前線,只因為數額巨大運輸上面多少有些不便,好在衛立煌當初答應他無條件投降全力支持三師的后勤補給,整個滇西遠征軍后勤系統都在幫忙當跑腿。
“我的乖乖,財神爺又帶回來這多東西啊,好家伙……”
望著那一車車武器彈藥,康丫不禁發出一聲感嘆。這次來的東西比較單一,但我全是前線緊缺的東西。
“康老弟啊,這批你先帶著兄弟們卸啊,等統計好了盡快拉到前線去,我還得回禪達就不多待了。”
運輸團的車隊剛到畹町,趙公明便急急忙忙找到康丫,事情交代清楚后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禪達,因為在那邊還有大量的物資等著他去拉呢。
這些補給大部分都是從大理、昆明那邊運送過來的,集中放至禪達后再由趙公明帶人將之運回。
“馮三!愣七坎正的做求甚?叫人快些過來搬啊。”
“哦!是是馬上就來……”
康大團長“虎軀一震”手下見狀麻溜地行動起來。
如今三師也算初步完成向機械化運輸的轉換,除了廖銘禹從系統的兌換車輛,衛立煌也給他送了不少,再加上從日本人那里的繳獲,全師擁有近千輛機動車以及不計其數的騾馬。
大量的車輛需要大量的駕駛員和后勤輔兵,以康丫為首的一批老司機也在馬力全開培養駕駛人員,不求有多精只要能正常駕駛就行,畢竟經驗都是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的。
目前整個運輸團擁有一千多名司機,總人數也突破四千大關,部隊因此有些臃腫,廖銘禹不得已只能將其拆分成兩個團。
由趙公明帶領運輸一團繼續負責部隊的后勤補給運輸,他們的任務就是從后方軍需囤積處將東西送到前線。
而康丫則帶著兩千人組成了運輸二團,主要負責物資的統計和下撥,以及幫助步兵快速投送至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