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馮氏正為小女兒的婚事自責地垂淚,哪里還顧得上什么糕點不糕點。
“都是我的不是,若不是我堅持讓婉婉戴面紗,又哪里會被人誤解成丑陋粗鄙以至于掩面示人?”
這就不得不提到,馮氏心酸的心路歷程。
新婚第五年,千辛萬苦得了一個閨女,剛一出生就獲得了全家人的喜愛,一歲時生得粉雕玉琢。
小小年紀便凈挑著父母容貌上的優點長,只是糯米團子大小的瓷娃娃再如何美麗也只能稱得上是一句嬌嫩可愛,可隨著稚嫩的臉蛋一天天長開,容貌愈發驚人。
別說外人見色起意,就連自家人望著都難以做到心如止水。
馮氏這個做母親的擔憂也是此消彼長,一會兒欣慰于自家乖女的天生麗質,一會兒又糾結于容貌過盛。
思來想去,曹家自忖也是大宋頂級門閥,承蒙圣上信任和祖輩蔭庇,護住一個奶娃娃,哪怕容貌出挑了些,怕也不是什么難事。
于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公府里曹家小小姐的雅閣是下人們掙破腦袋也想謀個差事的地方,哪怕是做一個外院的掃灑。
直到國公府里居然有下人膽大包天,趁著婉婉小姐五歲生辰宴,人多手雜眼花繚亂之際,試圖把熟睡的婉婉小姐偷出府去。
幸虧婉婉小姐中途醒來,啼哭不已,被從宴會上溜走看望小孫女的老國公當場來了一套左勾拳右踢腿,最終人贓并獲。
然后,作為當事人的婉婉小姐乖巧地被祖父抱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奇地看了一眼被拖下去的男人……興致缺缺地打了個哈欠。
……徒留一陣兵荒馬亂。
老夫人事后驚出一身冷汗,一陣阿彌陀佛,慶幸沒給自家乖孫女留下什么心理陰影,自此染上了信佛的毛病。
老國公嚴肅古板的正直性子也愈發向“昏庸”方向靠攏,馳騁疆場多年,氣勢驚人,也落得一個孫女奴的下場。
自此,真定地界最奇怪的就是,魯國公府孫輩的曹小姐得了一種“不帶面紗不見人”的毛病。
除了父母親眷和零星幾個貼身伺候的家養子,曹家小姐的真容竟然誰都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