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夫人此言一出,當真好似石破天驚,霎時間直嚇得楊昭目瞪口呆,哪怕耳邊連續炸響十七八個旱天暴雷,也不如此刻來得震撼。他愣了半晌,下意識地伸手指指自己鼻子,愕然道:我?忽然打了個激靈,好不容易方才回過神來,連忙擺手兼搖頭,急聲道:不成不成。這萬萬不成!
唐國夫人微笑道:你和寧兒年紀相當,家世也堪匹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金童玉女,怎么就不成?
小王爺愁眉苦臉道:姨婆,您就別開這種玩笑了好么。我和秀寧是兄妹啊,兄妹又怎能結親的?再說,我今年十七,秀寧妹妹才十歲。這年齡也不合適吧?
唐國夫人還未說話,旁邊的漢王卻已率先撫掌笑道:你們又不是親生兄妹,只是表兄妹罷了。這卻正好親上加親,又有什么不行的?說到年齡么,嗯我記得二哥成親的時候,二嫂大概也就是十三四歲左右而已。秀寧今年十歲,便算等上四年吧,到時候她十四,你廿一,哈哈,那可不是剛好合適么?
楊昭苦笑道:那時候大隋剛剛開國,天下諸事紛繁,皇祖父需要有得力宗室出鎮地方,所以才讓父王提前成親而已。此一時彼一時,不好這樣胡亂類比吧?再說,我家里已經
家里已經有了女人?哦,對。我記得好象是個叫做什么明月的歌姬吧?漢王擺起副長輩架子,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說教道:昭兒,五叔這少不得就要說你兩句了。你今年已經十七,也該是知人事的時候了。房里收有幾名女子,本來也算理所當然。只不過嘛,這些女子身份低微,來歷又不清白。低三下四的卑賤之人,終究難登大雅之場。假若只是單純玩玩也就罷了,卻萬萬不可對之沉溺迷戀。
小王爺心中不快,忍不住出言辯駁道:五叔,你這話未免太過分了。明月雖然歌姬出身,可是素來賣藝不賣身。絕對是清清白白的。何況她是天下第一樂藝大家,名動公卿,怎能說是什么低三下四?
唐國夫人蹙眉插言道:樂藝大家?叫做明月的?這名字似乎好熟哦,對了,以前淵兒好象也很喜歡這名歌女,還將她請來家中養過一段時間,后來卻就沒了消息。怎么,她現在被昭兒你收入房里了么?哼,那女子天生一副狐媚子相,頂多便當個妾室已是她的福分,哪有資格將名字譜入皇家玉牒?河南王你即使不肯娶秀寧,那也罷了,卻萬萬不可用這等低賤女子來侮辱你的表妹。
漢王深以為然地連連點頭,道:姨母所說的,正是正理。昭兒,你身為楊氏宗室,又是二哥的嫡長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你的元配正室,那是將來有機會要母儀天下,為世間女子表率的,豈可胡亂找些低三下四之人來充數?若非名門世家出身的女子,那便根本連想都不要想。秀寧侄女除去年紀小一點以外,有什么地方配不起你?推三阻四不說,居然還推個歌姬出來搪塞,你這也可是太不成話了。
小王爺愁眉苦臉地嘆口氣,也不知道究竟該如何說話是好。對于擁有后世記憶與意識的他來講,在和別人接觸或交往的時候,絕少會注意對方究竟出身于什么階級。而無論那人從事什么職業,在他眼里也都是一律平等,并無什么高下之分。可是同時,他也知道這個時代最注重的,其實就是出身和職業。在自己看來,明月是自己鐘愛的女子,也是可以與自己同生死共患難,為了她可以讓自己賭上生命的女子。但在旁人,特別在那些出身高門世族的人看來,明月始終只是名低三下四的歌伎,身份卑賤,和乞丐、囚犯相比,也沒什么太大差別。而單單一個人,無論他是不是皇族子弟,也不管他武功是高是低,卻又怎可能將已經存在于天下人心目中數百年之久,已經根深蒂固的觀念改變?
漢王所講的,其實可謂句句都是實在話。既然生在皇家,婚姻大事就已經注定了不能自主。明月也好,梵清惠也罷,都絕無可能成為河南王王妃,更不用說將來做皇后了。認真說起來的話,楊素還沒倒臺之前,他那位私生女兒楊冰冰,倒是有這個資格,但現在楊素已死,楊冰冰也不知所蹤,這件事也就不消提了。唉,早知道唐國夫人這老太太居然會提出這么勁爆的主意來,自己先前就答應教小秀寧學武做她的師父了。可是眼下自己既然已經一口拒絕,再想撿起這個茬,可就為難之極了。
說心底話,假如一定要從這些名門世族中找可以做河南王王妃的人選,那么與其找別人,還真不如找李秀寧。至少平陽公主這種奇女子,并非那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目光短淺,只懂得整天傷春悲秋的一般大家閨秀可比。若然唐國夫人遲上十年來講這門親事,小王爺說不準也就點頭答應了。可是現在
滿天神佛作證,楊昭無論穿越之前還是之后,可從來都不是蘿莉控,反而對那種有著比較成熟氣質或者風韻的女子很有憧憬。回想一下一直以來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女子,明月和梵清惠的年紀都比小王爺大,是那種女大三,抱金磚的范疇。楊冰冰年紀倒比楊昭小,但她身材之成熟,卻遠遠越同齡人。幻媚娘子聞采婷和銀艷魅旦梅兩位更加不用多說,根本就屬于御姐了。而對于陰后祝玉研,小王爺也很悲催地現,自己心中確實是懷有有某非常邪惡的秘密**的。反而她女兒祝美仙那丫頭,實在對自己沒什么吸引力可言嘛,或許再過二十年的話,情況就會不一樣吧。祝美仙都尚且如此了,卻教小王爺怎么可能對才剛滿十歲的李秀寧有什么想法?再且,就他這個年紀,也根本從來未有真正想過要一本正經地去成親。總覺得假如現在就去老婆的話,便等于在自己脖子上栓了塊大石頭,渾身都不舒服。所以不管這女孩子是好也不好,總之小王爺聽見成親兩個字,便會自本能地反對與抗拒。
左思右想,彷徨無計,楊昭迫不得已,惟有先使個拖字訣再說。他苦笑著又搖了搖頭,道:姨婆您老人家痛愛孫女心切,這點我能了解。若論家世門楣,五叔說得也很對,秀寧表妹實為良配。不過自來婚姻大事,都須父母之命及媒灼之言,也不能這么草率,今天就在這里決定吧?說不定我皇祖母和母妃她們另有合適人選呢?啊,對了。記得上次回去大興時,皇祖母就曾經叫了獨孤家的女孩來和我見面呢。
獨孤家的女孩?就是你峰表叔那位長女,叫做鳳兒的吧?楊、李、獨孤三家互結婚姻,對于個人家中情況,全部也可稱了如指掌。故此唐國夫人甚是不以為然,道:鳳兒那孩子,其實也算不錯。只不過她年紀比起我家寧兒來還要更小兩歲。河南王假如不愿意要我家寧兒,難道反倒會更喜歡鳳兒不成?
姨母說得有道理,天下間萬萬無有如此道理。漢王撫掌笑道:婚姻大事須得有媒灼之言,這話確是不錯。那五叔就來替你當了這個大媒吧。至于父母之命,那也不是什么難題。反正姨母也是要回大興的,到時候便順道入太極宮和母后分說了此事,母后定無異議。從此以后親上加親,當真是天大喜事啊。嗯你顧慮寧兒年紀太小,這也說的是。既然如此,那么干脆就讓寧兒搬到你的河南王王府里去做幾年童養媳,大家先培養培養感情吧。得到寧兒十三歲時候你們再成親,然后三年抱兩,咱們楊家的第四代,可就著落在昭兒你身上了。哈哈,哈哈,果然是妙極,妙極啊。
這個五叔,如此幸災樂禍,簡直為老不尊。楊昭心中氣得牙癢癢地,幾乎就想上前給他一拳這自然是不可能成真的。口中含含糊糊道:一切聽憑皇祖父、皇祖母,還有父王母妃作主就是,這件事,昭兒自己沒有主意。說是沒有主意,心里其實已經打定主意,回到大興之后定要使出渾身解數向楊堅還有獨孤皇后分說,無論如何也要死命推辭掉這樁婚事才可。開什么玩笑嘛?即使三年之后,小秀寧也才剛剛十三歲,身體根本都還未有育完全的,卻讓楊昭怎么下得了手?更何況,兩人還是未出五服之外的表兄妹呢。近親結婚,生下小孩有各種遺傳病的機會,比起普通小孩可是要增加至少十倍以上的耶!真是受不了你們這些一點現代醫學常識都沒有的原始人